
張建明,男,2006年7月畢業于蚌埠醫學院,本科學歷,副主任醫師,黨員,畢業后一直在阜陽婦女兒童醫院從事兒科,現任阜陽市婦女兒童醫院兒二科病區主任,是中華醫學會安徽省兒科學分會委員,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兒童變態反應專業委員會委員,安徽省全科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常務委員。

心系患者,醫德高尚
“醫人先修身。”張建明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他常說“醫生這個職業,面對的是生命,風險性高,責任心強來不得半點馬虎,我們只有愛崗敬業,一絲不茍,才能干好我們的工作”。醫院兒科是個相當忙碌的科室,門診量大,大多數患兒都無法表達自己的病情感受,一些患兒家長因緊張孩子的病情,向醫生反復詢問病情,甚至發脾氣的事情常有發生,在醫院是出了名的“累”科室,所以要當好一名兒科醫生,要付出很多,要更有耐心和責任心。
這個國慶假期,醫院新的門診和病房正式投入使用,患者也比平時明顯增加,張建明沒有時間休息,在忙碌的工作中度過假期。張建明每天早早上班,了解整個病區情況,診察急危重患兒,晚上下班后總要巡視病房才放心的離開,他對每一個患兒都認真診治、細心觀察,確保他們能夠得到高效的醫治。

科學管理,傳道授業
為了使兒科的技術水平和人才梯隊提升到一個新臺階,張建明對全科醫生進行兒科診療規范和技術系統培訓、考核并及時更新,組織開展經驗交流會,提高團隊的業務水平。在科室管理上,把醫療質量放在第一位,把患兒的需求當作全科工作的中心,注重核心制度落實,為患兒解除痛苦,把自己的經驗與全科人員交流分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除兒童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外,近年來帶領科室對一些疑難危重癥的救治水平大大提高,如重癥肺炎,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慢性腹瀉、慢性咳嗽等等。在兒童神經、血液、免疫過敏性疾病的診療水平都在逐漸提高。其中兒童遺傳內分泌疾病的診治已經非常成熟:如矮小癥、性早熟甲狀腺疾病、兒童糖尿病等。每個周末開設的生長發育門診,病人量都很大,每次張主任都堅持把最后一個病患看完。為了病人,白天上班坐診,晚上守護病人,全天在醫院工作早已成為常態。

刻苦鉆研,精益求精
在臨床工作中,張建明精勤不倦,不斷追趕學術前沿,引進新技術,發明新療法,理論聯系實際,繼承創新并舉。近年來參與多項三新項目和科研課題的工作,目前主持兩項科研課題,分別為《潁州區6-12歲小學生矮小癥發病率及病因研究》、《1.25-羥基維生素D水平與女童性發育的相關性研究》。
“大音希聲,大愛無痕”,張建明同志在15年多的行醫生涯中,用他崇高的醫德仁心、積極的開拓進取、高昂的敬業愛崗熱情和默默的無私奉獻精神化作了對這八個字的最好詮釋。張主任說:“作為一名黨員,以身作則,不辭辛苦,能用自自己所學的醫學知識為這些患兒減輕痛苦,讓他們盡快康復,讓孩子們健健康康成長,是我感到最驕傲的一件事,也是我作為一名醫生堅守在崗位感到最有意義、最驕傲的事情。”
編輯:田力
支付寶轉賬贊助
支付寶掃一掃贊助
微信轉賬贊助
微信掃一掃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