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1日上午阜南縣歷史文化研究協會在阜南縣文聯會議室舉行杜選凌新書《谷淮長流》座談會,協會會員30余人參會。

會議由縣歷史文化研究會主席范立功主持,阜南縣文聯主席高田到會并講話。大家對《谷淮長流》一書出版發行的意義充分肯定,并對杜選凌先生表達了深切緬懷。
徐遠方說:“杜局長是我的恩人。我1992年畢業后分配到縣文化館工作,就是杜局長接收的。為了杜局長這本書,我曾發誓要把它做好,一定讓它付梓。”他詳細地介紹這本書出版的過程。
戴學華說:“我真誠地感謝杜局長,沒有杜局長,阮城的歷史文化就不會被深入挖掘。他無數次去阮城,在他的努力下,市政協文史委在阮城建立了歷史文化研究基地。”
苗強真誠地說:“我非常非常地感謝杜老!是他對我的賞識和支持,鼓勵我走到今天??梢赃@樣說,沒有他,就沒有我今天所取得一點成績。”
廖洪春動情地說:“我1982年入伍,1987年退伍,安排到方集區文化站工作,就是杜局長接收的,他這個人沒有官架子,待人親切,一直幫助我鼓勵我。”
馬騰說:“今天能夠參加杜叔新書座談會,非常榮幸!我退伍后常去作家許春耘家,在那里我認識了杜叔。他對我非常好,經常勉勵我多寫,他對我的影響非常大,他的去世,對于阜南歷史文化研究,乃至文壇,都是巨大損失。”

王瑞慶說:“我與杜叔認識,是當時文聯主席冷治武介紹的。我寫的文章中表達了對他的真摯情感。這個《阜南歷史文化》小報中,我以劉斌筆名寫了一首江城子,我現在朗誦一下,表達我對杜叔的哀思和懷念。”
范立功說:“杜局長對阜南縣歷史文化研究做出了很大貢獻,不僅體現在著書立說上,他還嘗試把歷史文化研究融入的經濟發展中。比如對焦陂酒廠,他傾注了熱情,以歷史文化賦能,助力品牌建設。焦陂酒業董事長程劍,在得知我們歷史文化研究會要搞杜選凌新書座談會時,非常激動,他說杜局長生前非常關注我們焦陂酒廠的發展,特別是歷史文化建設,給我們出謀劃策,提出許多好的建議,但身在外地,不能親自參與座談,感到遺憾。他委托張雷經理一定要支持我們協會這場活動。”

最后,文聯主席高田十分深情地說:“今天,咱們歷史文化研究協會舉辦這次杜選凌新書座談會,非常好!杜選凌對我們阜南歷史文化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出版了多部著作。杜選凌的去世,是我們縣文學藝術界的損失,我們應該繼承他未竟事業,繼續搞好歷史文化研究工作。以我對杜選凌先生的了解,他有三種精神值得我和在座的各位共同學習。一是要學習杜局長的博學精神,他博覽群書,善學敏思,注重研究和學習,精神勁頭十足,讓人佩服;二是要學習他的勤奮精神,一個退休的老人,退而不休,十分認真地鉆研歷史文化研究,這種精神勁頭十分值得我們學習;三是要學習他的奉獻精神,他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創新藝術化宣講,他熱忱待人,提攜新人和后輩,這是非常了不起的。”(王瑞慶)
編輯:傅友君

會議由縣歷史文化研究會主席范立功主持,阜南縣文聯主席高田到會并講話。大家對《谷淮長流》一書出版發行的意義充分肯定,并對杜選凌先生表達了深切緬懷。
徐遠方說:“杜局長是我的恩人。我1992年畢業后分配到縣文化館工作,就是杜局長接收的。為了杜局長這本書,我曾發誓要把它做好,一定讓它付梓。”他詳細地介紹這本書出版的過程。
戴學華說:“我真誠地感謝杜局長,沒有杜局長,阮城的歷史文化就不會被深入挖掘。他無數次去阮城,在他的努力下,市政協文史委在阮城建立了歷史文化研究基地。”
苗強真誠地說:“我非常非常地感謝杜老!是他對我的賞識和支持,鼓勵我走到今天??梢赃@樣說,沒有他,就沒有我今天所取得一點成績。”
廖洪春動情地說:“我1982年入伍,1987年退伍,安排到方集區文化站工作,就是杜局長接收的,他這個人沒有官架子,待人親切,一直幫助我鼓勵我。”
馬騰說:“今天能夠參加杜叔新書座談會,非常榮幸!我退伍后常去作家許春耘家,在那里我認識了杜叔。他對我非常好,經常勉勵我多寫,他對我的影響非常大,他的去世,對于阜南歷史文化研究,乃至文壇,都是巨大損失。”

王瑞慶說:“我與杜叔認識,是當時文聯主席冷治武介紹的。我寫的文章中表達了對他的真摯情感。這個《阜南歷史文化》小報中,我以劉斌筆名寫了一首江城子,我現在朗誦一下,表達我對杜叔的哀思和懷念。”
范立功說:“杜局長對阜南縣歷史文化研究做出了很大貢獻,不僅體現在著書立說上,他還嘗試把歷史文化研究融入的經濟發展中。比如對焦陂酒廠,他傾注了熱情,以歷史文化賦能,助力品牌建設。焦陂酒業董事長程劍,在得知我們歷史文化研究會要搞杜選凌新書座談會時,非常激動,他說杜局長生前非常關注我們焦陂酒廠的發展,特別是歷史文化建設,給我們出謀劃策,提出許多好的建議,但身在外地,不能親自參與座談,感到遺憾。他委托張雷經理一定要支持我們協會這場活動。”

最后,文聯主席高田十分深情地說:“今天,咱們歷史文化研究協會舉辦這次杜選凌新書座談會,非常好!杜選凌對我們阜南歷史文化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出版了多部著作。杜選凌的去世,是我們縣文學藝術界的損失,我們應該繼承他未竟事業,繼續搞好歷史文化研究工作。以我對杜選凌先生的了解,他有三種精神值得我和在座的各位共同學習。一是要學習杜局長的博學精神,他博覽群書,善學敏思,注重研究和學習,精神勁頭十足,讓人佩服;二是要學習他的勤奮精神,一個退休的老人,退而不休,十分認真地鉆研歷史文化研究,這種精神勁頭十分值得我們學習;三是要學習他的奉獻精神,他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創新藝術化宣講,他熱忱待人,提攜新人和后輩,這是非常了不起的。”(王瑞慶)
編輯:傅友君
支付寶轉賬贊助
支付寶掃一掃贊助
微信轉賬贊助
微信掃一掃贊助